頁面選單
分類選單
cams sex

已發表 由 在 Oct 7, 2014 在 台灣誌, 種好園 |

契作代製:白米(育苗-20140725)

契作代製:白米(育苗-20140725)

育苗(1)

之前,我們隨口問問金海伯是否會育苗的技術,金海伯說會阿。

想不到,在今年二期,就真的育苗了。

大暑剛過,今日開始做秧床。

 

稻米,為台灣人最常見也賴以為生的作物,從插秧到收成或許很多人都可以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又有多少人會自己育苗呢?今年二期稻,來試看看從秧床開始做起吧!別小看這個秧床的製作,裡面可謂包含了農業時代糧食最基本的知識來源,沒有這些知識、經驗的構成,就沒有秧苗,也就沒有經濟收入沒有溫飽。

 

育苗(2)

第一步驟,背上農用噴霧機灑米糠。一步一腳印,在田裡走的穩、噴灑均勻都來自智慧和經驗的傳承。背上農用噴霧機來試試,一開始我們在已翻土和淹水的一分田灑上米糠,讓米糠的養分能夠被土壤吸收。

 育苗(3)

第二步驟,做好記號後開始挖溝。長方形外框完成後,開始勞力時間:徒手挖溝。挖溝主要是要排水,當遇到下大雨,稻苗才不會因為泡太多水而爛掉;接下來再一次拿耙子把秧床的土耙平整,盡量不要讓他高低差;再來就像挲草一樣,把秧床裡的一期秧頭和雜草全部埋在田裏面,這個動作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在要鏟秧苗來插秧時,會鏟不起來。

烈日下的農作對於體力非常要求,一分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總還是需要像成熟的稻穗一樣彎著腰農作,同一個姿勢下來可能連背都沒有辦法挺直了。所以,當我們在路上見到駝著背的農民,我們該深深的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換來我們幾餐的飽足。

 

育苗(4)

第三步驟,灑種。把已經泡了一天一夜的稻穀拿出來準備灑,如果做過麵包的人一定會知道,均勻的在桌子上撒麵粉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總會有某些地方灑多了;某些地方根本沒灑到。幾十年灑種的經驗累積,轉換成我們眼前看見的輕鬆自在,看他們很輕鬆自在的手勢,很快把兩小區塊的其中一區塊灑完,等全部灑完後,還要再一次拿木頭平整棍,輕輕地把稻穀覆蓋,讓稻穀可以慢慢從土裡發芽長出來。我們看見的是背後辛酸;是彎腰的淚水。

對我們來說,親眼看到老農育苗的過程,某些意涵是傳承象徵。科技的進步、農村人口嚴重外流,插秧早已透過機器取代人工,為了配合機器的設計與放置,必須由育苗場統一育出規格大小一定的秧苗捲,自己育出來的秧苗,無法配合插秧機插秧,一定得人工插秧。統一、快速和減少公序是我們日以繼夜在追求的,因此自己育苗的技術漸漸沒落;因此我們是不是忘記了智慧,當哪天全世界都不能使用機器時,誰來耕作?誰會耕作?

育苗(5)

二期我們學習大阿伯傳統智慧,讓育苗的過程,一樣一樣呈現。

 

自己育苗可以決定插秧時苗的大小和品種,更是傳統智慧的展現,另外也不用擔心機器插秧完還要下去補秧。沒有辦法配合機器插秧,那我們就彎腰自己來插秧吧!將我們的腰彎的更深,人生又有幾次踩進田裡?

 

圖片、資料來源:穀笠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