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選單
分類選單
cams sex

已發表 由 在 Sep 28, 2013 在 台灣誌, 講好事 |

深入了解「農村酒莊」的Taiwan Terroir

深入了解「農村酒莊」的Taiwan Terroir

要聊到台灣農村酒莊合法設立的歷史,先要知道一下「台灣菸酒專賣制度」。酒稅對於全世界的國家而言,都是重要的稅收來源,台灣當然也不例外,而日據時代的台灣,酒就是國家的專賣事業,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得以專賣菸酒;90年代之後,台灣為了加入WTO,菸酒專賣制度解放的壓力十分強烈,終於在2002年1月1日讓台灣菸酒公賣局改為「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的專賣制度也正式走入歷史。

台灣釀酒用葡萄為契作作物,當時全省最大的種植地區就屬彰化縣二林鎮,全盛時期釀酒用葡萄的種植面積將近1500公頃,佔整個二林鎮的農業耕地面積7400公頃的20%。當時公賣局南投酒廠收購釀酒葡萄的行情,以糖度15度Brix為標準,低於15度以下視為「不良品」,每公斤只收購5.8元;若符合15度則是每公斤收購價25.5元,糖度每增加一度則每公斤加收1.9元;而契作收購數量則是每甲地收購25,000公斤為限,超量部份則需要收購其餘農地的「配額」。

釀酒葡萄的種植,為二林鎮農村帶來了繁榮氣象,葡農生活改善不少,紛紛改建房舍,蓋起洋房、別墅。然而這個榮景,卻在90年代之後,台灣政府面臨農產品及洋菸酒開收進口的壓力下,開始走入夕陽。當時的公賣局決定自民國85年與葡農契作期滿後,將不再負起照顧農民的義務並要求當時的中央政府要負起差價補貼的責任;於是經由行政院核定由民國86年菸酒公賣利益中,撥出14.8億元辦理「廢園獎勵金調整案」,補貼砍除葡萄植株契作戶每公頃54萬元、非契作戶補貼40萬元;而過去每公頃收益達80萬元、在葡農心目中有如搖錢樹的釀酒葡萄;在廢園制度實施之後,葡萄藤開始被砍除當成薪火,釀酒葡萄將近二十年的風光歲月至此終成灰燼、走入歷史。

DSC_7132_meitu_1

農委會為扶植過去契作的果農轉型,於2001年底開始規劃輔導921地震災害中部災區之農民組織(農會、農業合作社、產銷班等)成立9家農村酒莊,推動製酒技術、酒莊經營與酒品行銷等輔導措施,並在2002年財政部實施菸酒新制開放民間釀酒、合法農村酒莊後,讓這些農村酒莊陸續取得合法酒製造業許可執照。而以釀製葡萄酒為主的彰化縣二林鎮,在全盛時期亦成立超過20家以上的葡萄酒酒莊。

各位朋友看完上述農村酒莊的成立歷史之後,便開始對台灣酒莊想像的畫面是:美美的莊園處立在一大片的葡萄園中間,還有打開酒窖就是滿倉的橡木桶,空氣中充滿著酒香,還有舒適的品飲室,那你肯定要大失所望了。鐵皮、混礙土搭蓋的建築物,或是鄉間小路邊的一棟透天厝,就是彰化縣二林鎮酒莊的標準範本。廠內大多只是擺滿了釀酒所需的塑膠桶、不銹鋼槽、蒸餾器及包裝材料;至於層層堆疊的橡木桶,那就更不用想了,每個動則好幾萬元的橡木桶豈是農村酒莊可以負擔的起之「流動資產」!!!

DSC_5765

即便如此,還是十分建議各位朋友到彰化二林鎮親身體驗,雖然台灣農村酒莊表現出西方葡萄酒文化與在地風土融合上的不協調感,但是台灣農村酒莊卻可以讓人感受到的是台灣人強烈之經營活力及濃濃人情味,這就是國外沒有的Taiwan Terroir。

DSC_7450_meitu_2